黄帝内经告诉我们:百病皆生于气。
任何影响气的生成和运动的因素,均会使人导致疾病。
科学的养生,应该围绕“气”的生成和“气”的运动平衡而进行,而静坐则是能实现这一平衡。
和孔子、孟子有着同等地位的古代圣贤王阳明曾说:“静坐是长生久视之道。
静坐不仅能实现肌体的自我平衡,还能够强健身体,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。
对于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肾病、痛风、肺病、身体沉重、
四肢寒冷、风湿病等,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。
今年已经101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每天醒来后第一件事,就是静坐。
邓老静坐时身体随意放松,自然闭目,排除脑中杂念,专注于一呼一吸,
以助于理清思虑、平伏心情、集中注意力。
邓老每次静坐都视状态掌握一定时间,若坐久了会通过按摩等手法来疏通四肢的气血。
很多人静坐时很难做到完全不想事,他建议大家只要思维不要太活跃,坐着发呆也有好处,
让自己全身放松,最重要的是让心静下。
静坐的具体操作
双盘膝: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,使左脚掌和右股略齐,再把右脚小腿牵上,架在左股上面;
这时候两脚掌向上,两股交叉,好像三角形,这叫作“双盘膝”,它的好处是:
两膝盖必定紧贴坐垫上,坐的姿势自然端正,不会向前后左右歪斜。
但这种双盘膝姿势,不容易学,中年以上的人,学起来更难,不必勉强。
单盘膝:坐时把左脚小腿,架在右股上面,右脚放在左股下就得了。
这比双盘膝容易得多。它的缺点,是左膝盖不能够紧贴坐垫,入坐稍久,身体要向左边歪斜;
只要你自己觉得歪斜,慢慢改正,也没有妨碍的。
下盘法:如果连单盘也做不到,那就把两小腿向下面盘,也可以的。
不过两膝盖都落了空, 更容易歪斜,应随时注意改正。
平坐法:两脚底平放地面也可,但腿与脚掌,要保持九十度直角。
注 意:
1、静坐最佳时间是刚醒来,此时效果最好。
其他时间也可,但饭后一个小时不要做。
2、有条件的话,在静坐前冲泡一杯通行经络的药物趁热喝下。
3、坐后至少活动二十分钟,可以给自己按摩疏通气血,
也可做做保健操,散步或疾走均可。
4、食欲增加和排气(俗称放屁)增加均为好现象。不必担心。
5、 静坐期间不论冬夏,只要感觉冷,即应多穿。只要感觉热,即可少穿。
衣着宜宽松,但千万不可着风。
6、 静坐之时全身肌肉必须放松,盘腿坐在床上或不盘腿
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均可,但不可直接坐在没有置放垫子的地上。
7、双盘静坐的效果最快,但不用勉强,勉强对身体无益。
8、练习时,头颈、面孔、眼睛、嘴巴的动作都要注意:
头颈要平直,面孔朝前,眼睛轻轻闭合,嘴巴也要闭合,不可张开,舌头抵住上颚。
101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每天醒来后第一件事,
就是静坐,如今虽已满头银丝,但仍精神奕奕!
这么简单的养生方法,人人可练习,发给朋友们,大家一起来练习静坐!
评论